揮別難忘的(de)2022年(nian),我們即(ji)將迎來(lai)2023年(nian)新春佳節,在(zai)此,蘇爾科(ke)環(huan)保(bao)向長期關心(xin)和支(zhi)持(chi)公(gong)司(si)發(fa)展的(de)各級領(ling)導表示衷心(xin)的(de)感謝!向兄(xiong)弟單(dan)位及(ji)業(ye)務伙伴致以新年(nian)的(de)祝福!祝大家2023年(nian)新年(nian)快樂(le)!身(shen)體健康!萬事如意(yi)!

2月2日 國際濕地日
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(mu)薩(sa)爾簽署了(le)一個全球性(xing)政府間的濕地(di)保護公約(yue)《關于特(te)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(di)的國際(ji)重(zhong)要濕地(di)公約(yue)》(簡稱《濕地(di)公約(yue)》),它(ta)是當時針對一種特(te)定(ding)生態系統的自(zi)然保護全球性(xing)公約(yue)。
1996年10月國際濕地公(gong)(gong)(gong)約常委會決(jue)定將每年2月2日(ri)定為世(shi)界濕地日(ri)。利用這一天,政府機構(gou)、組織(zhi)和(he)(he)公(gong)(gong)(gong)民可以采(cai)取大大小(xiao)小(xiao)的行動(dong)來提(ti)高(gao)公(gong)(gong)(gong)眾對濕地價值(zhi)和(he)(he)效益的認識(shi),特別(bie)是對濕地公(gong)(gong)(gong)約的認識(shi)。
3月12日 中國植樹節
“植樹節(jie)”是一些(xie)國(guo)家(jia)為激(ji)發人(ren)(ren)們愛林、造林的感情,促進(jin)國(guo)土綠化,保(bao)護人(ren)(ren)類(lei)賴以生存(cun)的生態(tai)環境,通過立法確定的節(jie)日。
近(jin)代(dai)最(zui)早設立植(zhi)(zhi)樹(shu)節的(de)(de)是美國的(de)(de)內布拉(la)斯加州。1872年4月10日,莫頓在(zai)內布拉(la)斯加州園林協(xie)會舉行(xing)的(de)(de)一次會議(yi)上,提出了設立重視節的(de)(de)建議(yi)。該(gai)州采納(na)了莫頓的(de)(de)建議(yi),把4月10日定為該(gai)州的(de)(de)植(zhi)(zhi)樹(shu)節,并于(yu)1932年發行(xing)世(shi)界上首枚植(zhi)(zhi)樹(shu)節郵票,畫面為兩個兒(er)童在(zai)植(zhi)(zhi)樹(shu)。
1979年2月,中(zhong)國五屆人大常委會(hui)第(di)六(liu)次會(hui)議決(jue)定,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(zhong)國的植(zhi)樹節(jie)。
3月22日 世界水日
1993年1月18日(ri),第四(si)十七屆(jie)聯合國(guo)大會作出(chu)決議,確定每年的3月22日(ri)為“世界水日(ri)”。
1988年《中(zhong)華人民共和國(guo)(guo)(guo)水法》頒(ban)布后,水利(li)部即(ji)確定每(mei)年的(de)(de)(de)7月1日至7日為“中(zhong)國(guo)(guo)(guo)水周”,考慮到“世(shi)界(jie)水日”與“中(zhong)國(guo)(guo)(guo)水周”的(de)(de)(de)主(zhu)(zhu)旨和內容基本相(xiang)同,故從(cong)1994年開始,把“中(zhong)國(guo)(guo)(guo)水周”的(de)(de)(de)時間(jian)改為每(mei)年的(de)(de)(de)3月22日至28日,時間(jian)的(de)(de)(de)重合,使宣傳活動更(geng)加突出“世(shi)界(jie)水日”的(de)(de)(de)主(zhu)(zhu)題。
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
1970年4月22日,由美國哈佛大學(xue)學(xue)生丹尼(ni)斯·海斯發(fa)起并(bing)組織的(de)環(huan)境(jing)保(bao)護(hu)活動,猶(you)如星(xing)火燎原。全美國共有2000多萬人參加(jia),約1萬所(suo)中小學(xue),2000所(suo)高等院校和全國的(de)各大團體參加(jia)了(le)這次活動,這一(yi)天就成了(le)第一(yi)個地(di)球日。
1972年(nian)全國(guo)人類環(huan)境(jing)會議在斯德哥爾摩召(zhao)開,1973年(nian)聯合國(guo)環(huan)境(jing)規劃署成立,此(ci)后(hou)保護環(huan)境(jing)的政府機構和組織(zhi)在世界范圍內不(bu)斷增加,地(di)球(qiu)(qiu)日(ri)都(dou)起到(dao)了重要的作用(yong)。因此(ci)地(di)球(qiu)(qiu)日(ri)也成為了全球(qiu)(qiu)性的活(huo)動(dong),我國(guo)從(cong)1990年(nian)開始,每(mei)年(nian)都(dou)舉行地(di)球(qiu)(qiu)日(ri)的紀念宣傳(chuan)活(huo)動(dong)。
5月22日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
《生物多樣(yang)性(xing)公約》于(yu)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。
生(sheng)(sheng)物多樣(yang)性(xing)是指地(di)球上(shang)的(de)生(sheng)(sheng)物在所有形式、層次中(zhong)生(sheng)(sheng)命(ming)(ming)的(de)多樣(yang)化,包括生(sheng)(sheng)態系統(tong)多樣(yang)性(xing)、物種多樣(yang)性(xing)和(he)基因(yin)的(de)多樣(yang)性(xing),是地(di)球上(shang)生(sheng)(sheng)命(ming)(ming)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(de)結(jie)果,同時也(ye)是人類賴以生(sheng)(sheng)存的(de)物質(zhi)基礎。
5月31日 世界無煙日
1987年世界衛(wei)生組織把5月31日(ri)定為“世界無(wu)煙(yan)日(ri)”,以提醒人(ren)們重視香(xiang)煙(yan)對人(ren)類(lei)健(jian)康的(de)危(wei)害(hai)。
6月5日 世界環境日
1972年6月5~16日,聯(lian)合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人(ren)類(lei)環(huan)境(jing)會(hui)(hui)議,來自113個(ge)國家的(de)(de)政府代表和民間人(ren)士就世界(jie)當代環(huan)境(jing)問題以(yi)及保護(hu)全球環(huan)境(jing)戰略等問題進行了研討(tao),制定(ding)了《聯(lian)合國人(ren)類(lei)環(huan)境(jing)會(hui)(hui)議宣言》和109條建議的(de)(de)保護(hu)全球環(huan)境(jing)的(de)(de)“行動計劃”,提出了7個(ge)共(gong)同觀(guan)點和26項共(gong)同原(yuan)則,以(yi)鼓舞和指導(dao)世界(jie)各(ge)國人(ren)民保持和改善(shan)人(ren)類(lei)環(huan)境(jing),并建議將此次大會(hui)(hui)的(de)(de)開幕日定(ding)為(wei)“世界(jie)環(huan)境(jing)日”。
1972年10月,第(di)27屆(jie)聯合國(guo)大會通過決議(yi),將6月5日(ri)(ri)定為(wei)“世界(jie)環(huan)(huan)(huan)(huan)境日(ri)(ri)”。聯合國(guo)根據當年的世界(jie)主要(yao)環(huan)(huan)(huan)(huan)境問題及環(huan)(huan)(huan)(huan)境熱點,有(you)針對性地制定每(mei)年的“世界(jie)環(huan)(huan)(huan)(huan)境日(ri)(ri)”的主題。聯合國(guo)系統(tong)和(he)各(ge)國(guo)政府每(mei)年都在這一天開展(zhan)各(ge)種活(huo)動,宣傳保(bao)護和(he)改(gai)善人類(lei)環(huan)(huan)(huan)(huan)境的重要(yao)性,聯合國(guo)環(huan)(huan)(huan)(huan)境規劃(hua)署同時發表(biao)《環(huan)(huan)(huan)(huan)境現狀(zhuang)的年度報告書(shu)》,召開表(biao)彰“全球(qiu)500佳”國(guo)際(ji)會議(yi)。
6月11日 中國人口日
6月11日(ri)為中(zhong)國(guo)(guo)人口(kou)日(ri)。在中(zhong)國(guo)(guo),人口(kou)從(cong)建國(guo)(guo)初期的5億(yi)(yi)增(zeng)(zeng)(zeng)加到1964年(nian)(nian)(nian)的7億(yi)(yi),每增(zeng)(zeng)(zeng)加1億(yi)(yi)人平均用(yong)7年(nian)(nian)(nian)半時間;1964年(nian)(nian)(nian)到1974年(nian)(nian)(nian),是中(zhong)國(guo)(guo)人口(kou)高速增(zeng)(zeng)(zeng)長(chang)階段,由7億(yi)(yi)增(zeng)(zeng)(zeng)加到9億(yi)(yi),每增(zeng)(zeng)(zeng)加1億(yi)(yi)人僅用(yong)5年(nian)(nian)(nian)時間;改革開放20年(nian)(nian)(nian)來,隨(sui)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,每增(zeng)(zeng)(zeng)加1億(yi)(yi)人口(kou)所需時間又延(yan)長(chang)到7年(nian)(nian)(nian)多。1981年(nian)(nian)(nian)中(zhong)國(guo)(guo)人口(kou)達到10億(yi)(yi),1988年(nian)(nian)(nian)超過11億(yi)(yi),1995年(nian)(nian)(nian)突破12億(yi)(yi),1998年(nian)(nian)(nian)底為12.48億(yi)(yi),占世界人口(kou)的21%。
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
由于荒漠(mo)化造(zao)成的(de)(de)(de)嚴重后果及擴展的(de)(de)(de)趨(qu)勢,引起了國(guo)際(ji)社會(hui)(hui)極(ji)大的(de)(de)(de)關注(zhu),在(zai)(zai)1992年聯(lian)合國(guo)環境與發展大會(hui)(hui)上(shang),防治荒漠(mo)化被列(lie)為國(guo)際(ji)社會(hui)(hui)優先采取(qu)行動的(de)(de)(de)領域,大會(hui)(hui)成立了”《聯(lian)合國(guo)關于在(zai)(zai)發生嚴重干旱和荒漠(mo)化的(de)(de)(de)國(guo)家(jia)特別是在(zai)(zai)非洲防治荒漠(mo)化的(de)(de)(de)公約(yue)》談(tan)判委員(yuan)會(hui)(hui)”。1994年6月17日,《公約(yue)》的(de)(de)(de)正式文本完成,包括中(zhong)國(guo)在(zai)(zai)內(nei)的(de)(de)(de)100多個國(guo)家(jia)在(zai)(zai)《公約(yue)》上(shang)簽(qian)字。1994年12月19日,聯(lian)合國(guo)第四十九屆大會(hui)(hui)又(you)通過決議,宣布從(cong)1995年起,每(mei)年6月17日為“世(shi)界防治荒漠(mo)化和干旱日”。
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
世界人口增長速度(du)不斷加快。1800年(nian)(nian)為(wei)(wei)10億,1930年(nian)(nian)為(wei)(wei)20億,1960年(nian)(nian)為(wei)(wei)30億,1974年(nian)(nian)為(wei)(wei)40億,1987年(nian)(nian)達(da)到50億。
聯(lian)合國(guo)從1988起年(nian)將每年(nian)的7月11日定(ding)為“世界(jie)人(ren)口日”,以提高人(ren)們對世界(jie)人(ren) 口問題的重視(shi)。
9月16日 國際保護臭氧層日
1987年9月16日,46個國家在(zai)加拿大蒙(meng)特(te)利爾簽署了《關于消耗(hao)臭氧(yang)層物質的(de)(de)蒙(meng)特(te)利爾議定書》,開始采取保護臭氧(yang)層的(de)(de)具體(ti)行動(dong)(dong)。聯合國設立這一(yi)紀念日旨在(zai)喚起人(ren)(ren)們保護臭氧(yang)層的(de)(de)意識,并(bing)采取協調一(yi)致的(de)(de)行動(dong)(dong)以保護地球環(huan)境和(he)人(ren)(ren)類(lei)的(de)(de)健康(kang)。
10月4日 世界動物日
意大利(li)傳(chuan)教(jiao)士(shi)圣·弗朗西斯曾在(zai)100多年(nian)前(qian)倡導在(zai)10月4日“向獻愛(ai)心給人(ren)類(lei)的動物們致謝(xie)”。為了紀念(nian)他,人(ren)們把10月4日定為“世(shi)界動物日”。
愛護(hu)動(dong)(dong)物(wu)已成(cheng)為目前世(shi)界大(da)環保(bao)工作之一(yi)。中國從一(yi)九九七年開始紀念(nian)“世(shi)界動(dong)(dong)物(wu)日”。
10月16日 世界糧食日
全世(shi)界的(de)糧(liang)食(shi)正(zheng)隨著(zhu)人口的(de)飛速增長而變(bian)得越來越供(gong)不應求。從(cong)1981年起(qi),每年的(de)10月(yue)16日被(bei)定(ding)為“世(shi)界糧(liang)食(shi)日”。
不(bu)少(shao)人的飯量隨著(zhu)(zhu)口袋(dai)(dai)里的錢(qian)不(bu)斷(duan)增加而減少(shao)。雞、鴨(ya)、魚、海鮮、蔬菜(cai)、水果的極度(du)豐富使得人們對于糧(liang)(liang)食(shi)的感情不(bu)斷(duan)地淡化。也許,沒(mei)有幾個人知(zhi)道今天———10月(yue)16日是(shi)世界糧(liang)(liang)食(shi)日,也許許多人根本就不(bu)關心“米袋(dai)(dai)子”會給他們帶來什么影響,但(dan)是(shi),在(zai)全世界的糧(liang)(liang)食(shi)正隨著(zhu)(zhu)人口的飛速增長(chang)而變得越(yue)來越(yue)供不(bu)應求的時候(hou),我們不(bu)得不(bu)重復糧(liang)(liang)食(shi)這一話題。